查看原文
其他

笔记侠出第3个小程序了,这次他们想法有点狂野,对吧?

王金明 见实 2019-06-24


凭借推荐算法,“今日头条”在今天已经迅速实现弯道超车,并初步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信息内容帝国。但这个在大众群体和泛娱乐阅读领域行之有效的方法,会适用于深度商业阅读的用户吗?

 

笔记侠在8月初推出了第3个小程序—“更新一下”。之前两个是“笔记书堂”和“笔记识堂”,它们定位非常明确,一个是图书,一个是付费课程,但都没有做强势推广。新的“更新一下”则藏着一些新的想法,笔记侠CEO柯洲说,打算做“智能化新商业知识共享社区”。

 

以公众号和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产品,在过去几年重新解构了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模式,但深度商业知识因为其专业性、稳定性和人群局限性,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延伸出来的付费社群会员模式,又难免过于封闭。今天,小程序凭借社交、轻量、连接的特点几乎渗透了所有领域,这一次它能为“重内容”带来新的变化吗,新的机会吗?


最近,见实(微信号:见实)和笔记侠CEO柯洲针对这个问题聊了很多,不妨和大家一起讨论:


 

   以下,Enjoy:

图:笔记侠CEO柯洲(左)和见实CEO徐志斌在一起讨论


今年8月份是笔记侠成立三周年,不过我们有个小尴尬:在内容生产上,做新商业的内容,不论短资讯还是视频类、音频类产品,现在还是蛮多的。特别巧的是罗辑思维也是在三周年的时候遇到瓶颈,说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是继续做一个公众号,还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刚好7月份我们全网首发了关于李善友教授的“第一性原理”(小编注: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给我们了很多的思考。

 

我们发现知识内容赛道,可能有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现在市面上一些大众类的内容都在做精准推荐,但基本没有新商业知识社区,这是第一;第二,即使有人在做,但没有很精准的用户匹配和推送。因此,一些APP或公众号当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用户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成本其实会变得更大。

 

我们聚焦的是商业知识,而且是最前沿的部分,所以我们叫它“新商业知识”,然后用智能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形成一个知识共享社区。笔记侠在建立之初就希望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所以做“智能化新商业知识共享社区”是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这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

 

我们在4-7月做了不同形式的用户调研,发现用户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和我们发布的内容的老师们有更强的互动。基本上用户想让这些人出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不太可能,但笔记侠可以架起这个沟通的桥梁,让他们从神坛走向普通用户,以朋友圈的展现形式和用户真实互动(他们入驻的基本条件都是其本人的微信号真实确认和认证过的,也都是其本人在发送)。

 

给大家透露一下,我们笔记侠收藏量目前占阅读量的12%左右,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内容的烧脑程度,平均阅读次数是3.3次,之前有道云笔记统计全网公众号的收藏指数,我们是全网第四,文化类第二。但我们认为这仍然不够,用户表达的时候更多是想快速地知道谁在回应他,就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追溯,所以小程序通过社区弥补了公众号内容端和交互端的不足。

 

相当于我们要给用户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让他们在一个更丰富、可以承载更多内容的环境下,去增强他们的互动。所以,“更新一下”其实包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智能化”,二是“共享社区”,尤其是后者在重度垂直的海量新商业内容里需求更明显。

 

在智能化过程中,对于小程序来说,这些可能算是一个比较重的操作,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觉得技术的轻和重可能分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我们给用户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我一定会坚持一种原则,用户看到的和用户体验到的,都是轻的,都是简洁的。所有的技术是帮助用户更加轻便地使用。而后端的管理,或者技术的实现,我认为从开发到智能化,都有重的部分,比如在开发的时候,我选择敏捷团队,为什么要用一个敏捷开发团队?这是一个非常快速并且灵活性非常强的技术团队。我相信在智能化的部分,像百度、腾讯都有非常多的接口可以直接引入。它已经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技术开发过程,我们可以直接引进过来。

 

再分享下我们的产品数据和一些思考。

 

我们产品8月初才开始上线的,次日和7日的留存50%和30%左右,这不是一个很漂亮的数据,因为我们的部分功能还没有开放,在用户习惯的培养和社区活动机制上还在完善。

 

我想说的是,每家公司都在做裂变和分享,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利益?机制?最重要的是用户本身。比如我们的内容比较重,面向的都是企业高管和决策层,单个用户的粘性很高,但是这类用户对传播裂变不是很感冒,所以也急不来。

 

我们现在有一个游戏运营玩法,用户在轻芒头脑战小程序上可以找到我们一个PK答题的小游戏,题库就是我们主打的商业热点和经典商业内容。目前上线不到2周每天参与游戏的用户在200+,直接导入“更新一下”的占比在75%,并且留存率较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用户对“有趣、认同、有价值”的活动和内容参与度最高,符合我们的调研判断。

 

可能你现在感觉“更新一下”同时兼具了内容、工具、社交的功能,其实我们有清晰的布局。


第一阶段,以内容的呈现为主,内容干货是笔记侠的核心价值和生产力,我们的用户定位是企业决策层和高管,不会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聊天闲逛,所以我们必须坚守好的内容质量。内容过关,再去创新内容形式,这是根基;

 

第二阶段,我们去强化社区互动,让“高大上”的老师们走进用户的生活圈,更加亲近用户。一方面老师可以在【真知】里面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内容干货,还可以马上跟用户互动,让用户很爽,第一时间亲近老师;另一方面,我们发起互动话题,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分享好内容,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笔记, 这是我们这样的内容非常需要的一个交流的环节;

 

第三阶段,我们还将启用智能化算法的内容推荐机制,同时以用户个性化为出发点,把内容做更详尽的分类和整理,力求做到用户自定义内容和用户属性的智能化推送服务,其中笔记功能我们可能会单独做一款简单轻便的小程序,目前先把第一、第二阶段做好。


这几款小程序谈不上一定要刻意做一些矩阵。初心是要解决每一个用户的单向需求,同时不要给用户增添太多无用的信息、功能,去增加他的负担,这是我们每一个小程序做的初衷。大家想买课的去买课,想读书的去读书,互不干扰,互不干预,用完即走,这也比较符合小程序的使用特点。

 

不过我还是比较认可和喜欢小矩阵的玩法,未来可能也是一种趋势。但你一定要想清楚两个前提,或者说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我们不要去做一个割流量韭菜的小程序产品,很多爆款在上线之后可以快速几天引爆,但是大部分的这种小程序产品,它的3日留存、7日留存,基本上数据都是留不下来的。大家看个热闹,割一下韭菜就好了,它没有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没有去抱着服务于用户持续发展的初心,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服务于用户,解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第二,如果想搭建小程序矩阵,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规划,而不是做单点,你的初衷一定是规划一个整体的、有良性的生态系统的产品,把这个产品每一个部分形成合力,解决用户多维度的立体化的需求,整体规划,而不是单点的数量累积。

 

如果计划做矩阵,首先一定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下长期并存的,解决的是互补和用户的需求问题。小程序矩阵不应该形成流量竞争,否则最后你会发现,这个产品抓一下流量,那个产品也抓一下流量,最终形成的一定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相互竞争,因为不具备目标一致性,无法形成合力。

 

未来想做好这件事,我觉得不能还用公众号和APP思维,小程序的运营有很多自己的特征。


我们在统计公众号和APP的时候,第一是取关率,第二是卸载或者打开率,但小程序关注的时候就很轻,甚至不用像公众号要去点击关注。用户只要对内容感兴趣,去登陆一款小程序,就已经是这款产品的用户了。

 

再者,小程序不会做非常多的事,不会一天推你八次,你很烦,然后就把小程序卸载了,这恰恰可能是微信对于用户的保护机制,这样的方式也决定了,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好的东西给用户。用户真正想关注你的时候,是因为你的产品对他有帮助,你的内容对他有帮助,所以对我们检验产品的价值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我觉得小程序可以提高更多的开放裂变和传播的能力,目前我认为它的留存做得比较好,它的取关率比较低,只要你提供真正好的内容和好的产品,用户一定可以留下来。

 

因为我对我们内容很有信心,所以我们现在用户的留存也比较理想。但像一些割韭菜的产品,它可能就不会留存太多人,甚至很快这个产品可能就消失了。



更多好文章推荐:

带5万家媒体玩小程序后,轻芒告诉我们一句话:越基础功能越有效

这会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小木屋说二手租赁类小程序在飞速崛起

你听过剧本杀吗?我是谜CEO说这个赛道半年内会有一波大爆发


↘见实大事件请关注:

PS:9月19日,见实邀请了十几位小程序顶尖好手,和1000人,用一整天时间分享自己的干货和运营、裂变策略(见实大会第一批嘉宾与议题敲定,是你想要的吗?赶紧抢票!)。这次大会门票统一价格为个人购买199元,三人起团500元见实是一个初创小团队,全力为大家奉上超级干货。尤其欢迎各类合作走起。


扫描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锁定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